销量下滑,库存增大……20多年的汽车授权4S店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对此,汽车业内资深营销专家李宏鹏在一期视频访谈节目中谈到,在汽车业变革的时代,4S体系需要重新梳理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寻找新的方向。
问:过去你在主机厂工作的时候其实打造了一个“合则赢”的营销体系,在当下你如何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宏鹏:主机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如果要调整产量,直接冲击到的就是下游的经销商端。当渠道端把产品再去推向客户的时候,如果客户端的需求没有那么大的话,就等同于一个大的蓄水池水满了溢出去,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很多品牌实际上都走入了这样的误区,造成了现在渠道端的问题,现在厂家去压库,经销商苦不堪言,利润已经被越压越薄,甚至已经是亏损。这就是整个汽车上中下游需要重新洗牌的时候,重新洗牌就意味着以前传统的4S店的建店模式、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需要改变;另外,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需要重新梳理。
问:很多自主品牌异军突起,一些合资品牌却是难以为继,你如何来看待现在主机厂的转型和调整?
李宏鹏:确实是这样的。我们看到在中国,主机厂在过去的几年发生了很大的错位,也就是曾经在中国日子很好过的一些主机厂逐渐掉队了,甚至已经被边缘化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不再去警醒,不再去做调整的话,可能就有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
问:未来十年,你如何去展望?
李宏鹏:我认为,未来十年实际上中国市场应该可以改变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原因是我们可以参照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中国有庞大的客户消费群,它可以有很多尝试,比如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在这里都有足够大的数据支撑,一旦能形成规模,就可以立足;一旦能得到资本的支持,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庞大的产业,继而影响到之前传统产业。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在未来十年的这种巨大的变化,恰恰也是得益于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汽车市场和消费人群。我不认为汽车从制造端可以去影响到世界,但从消费端一定会产生很多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