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编者按|今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和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于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主题设定为“创新·图强”,侧重于技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组织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政府、学者和媒体展开对话,旨在探讨与交流中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随着车市存量竞争日益加剧,并在“三化”技术深入落地的同时,在汽车产业发展新阶段汽车市场和技术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如何应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考验?活动现场,在【新能源汽车与大数据研讨会,大数据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变革】分论坛上,围绕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场景应用主题,以区域市场为例,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检测研究中心主任 丁晓华作出主题演讲。
他认为,数据来自于使用端,数据可以往前延伸到前端的研发,往后延伸到后端的后市场、保险、交通等领域。大数据的场景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产品规划、能耗监控、安全监管、交通出行和城市规划等。
丁晓华举例说,比如,在交通出行和城市规划方面,大数据可以分析出城市里单日新能源车车流分布情况,可以对每日用户的驾驶情景进行分析。任何一个消费者的驾驶时长、停车时间,驾驶道路是城市道路还是城郊道路、还是高速公路,都可以在识别后做出统计。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乘用车满足什么道路、占比多少。
他强调指出,很多数据看起来在使用端,其实可以延伸到产品的设计和定义端。
举例说:“比如,从当前研发出的实时充电率的地图,可以分析出当下的充电技术该怎么做?基于调查小区的数据,既可以为电力公司服务,也可以为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甚至能做充电热力图,也能做不充电热力图。不充电热力图可以让用户了解到谁不充电,哪些地方主要不充电。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做很多深度分析。现在很多公司通过这样的网格化数据做很多研究和市场开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