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编者按】今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和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于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主题设定为“创新·图强”,侧重于技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组织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政府、学者和媒体展开对话,旨在探讨与交流中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随着车市存量竞争日益加剧,并在“三化”技术深入落地的同时,在汽车产业发展新阶段汽车市场和技术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如何应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考验?在【头脑风暴:那什么拯救你,疲软的市场】分论坛中,长安汽车乘用车营销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彭陶进行了精彩发言

长安汽车作为曾经中国自主品牌,率先把中国的本土品牌带到百万辆,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后,同样长安也深切地感受到车市寒意,目前正通过第三次创新创业御寒。创新能否帮助长安走出寒冬?

对此,彭陶从行业发展角度表达的不同看法,其认为汽车行业出现下降是正常现象,新形势下用户需求发生改变,这对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谁能把控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谁将在未来占据致胜地位。

就当下硝烟正浓的价格战,彭陶表示出一定无奈,其认为自主品牌目前盈利率很低,压力较大,相比之下,长安这样的规模性企业抗压上具有一定优势。从长远来看,未来还会有一定增量。

以下为发言实录:

彭陶:和大家观点不同,我这个人天生比较乐观。对汽车人来讲,我更愿意认为从这样的市场中看到一些机会。

市场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狭义乘用车市场近几年不光增长率在降,绝对量也在降。从数据来看,我国整个乘用车市场出现28年来首次下滑,这很正常,因为一直增长不符合一般经济规律。我国大宗商品在整个社会零售当中占比10%,汽车的销售随着国家经济总体进行周期性的变化和波动,这也是合理的。

与此同时,千人保有量的计算方法大家都很熟悉,我不再展开叙述。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上周我跟几个朋友一起聊天吃饭,当时有一个朋友问到同样的话题,后来我们做了一个很小的实验。把旁边的服务员叫过来问她, “小姑娘家里有车吗”,她说“有车,车是爸妈的”,我问“你买车吗?”,她说“肯定买”。一个服务员用很朴素的话说了她的想法和诉求。

大家不要拘泥于是不是一定做到4200万辆,长线看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仍在,但确实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包括价格、不同年龄偏好,不同城市级别等。车企要做的是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前段时间在一个论坛上我也说到,这么大一个市场,一旦生了结构性变化就会出现发展机会。

在新的阶段里用户向多样化发展。长安汽车去年发布了第三次创新计划,以效率为核心开展四个转型。转型原点主要在用户。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正在构建一个直通直连的方式,主动为用户、4S店做些什么。长安汽车希望先于用户来识别他们潜在的抱怨、故障,主动为他们服务。基于用户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长安做了“北斗天枢计划”。

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也在跟腾讯合作,把新的互联网生态圈引入长安的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车生活体验。

新能源方面,去年长安制定了“香格里拉计划”,发布了新的N系列小排量高效能的动力平台。在传统动力上,长安也在研发更低油耗和排放的产品。

从目前来看,所有厂家都在大幅降价。降价是营销人,经常会在企业内部和老板讨论的话题。当下如何去把握降价尺度,要看市场竞争环境。看谁最后被放干,而且什么时候被放干。长安这样的企业,能多扛一点。价格战家电行业、手机行业都经历过,凭什么汽车行业过了30年的好日子,不能经历。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回到初心去思考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前两天有个做房地产销售的朋友买了“打骨折”的车,跟我说 “哎呀,你们汽车行业好多套路,我都搞不明白”。汽车行业有多少套路,豪华品牌不说,主流品牌利润率也就5-6个点。现在哪个制造业的利润率能比汽车行业更低?从这点来看,汽车行业的套路多吗?

但确实有一些领域不透明,让大家觉得套路多。但其中的辛酸泪只有汽车人自己知道,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很多东西并非大家看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