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路虎购车4月故障13次 车主行使三包权益遇难题

05-29 北京头条客户端 阅读:

提车一周内,路虎发现就出现ABS防抱死系统故障,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启动,5次维修前后,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修越坏,甚至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以及出现其他安全问题。购车至今4个月,累计发生故障13次。因此,车主朱先生提出换车要求。

5月2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车主来到北京运通嘉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通嘉捷”),经过沟通,4S店表示同意换车,但换车的条件双方没能达成一致。截至发稿,双方还在沟通。

微信截图_20190525195946.png

车主供图 购买车辆

提车一周出故障 越修越坏失信心

2019年1月28日,从运通嘉捷4S店,提走一辆路虎发现2019款标配车型,高高兴兴地回河南老家过年,朱先生表示,“但失望的是,提车后一周内,就出现了ABS防抱死系统故障的情况。”

车主朱先生描述道,当时正常停车,再启动时,就出现ABS防抱死系统故障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联系运通嘉捷4S店,4S店表示需到店维修。因朱先生没在北京,无法及时到店。之后整个春节期间又出现2次故障,“有时无法启动;有时能打着,但是无法行驶。”

春节后,朱先生将车开到店里进行维修,“每次修理大概是一周或者十多天的时间,反反复复修了5次,也一直没有告知造成故障的原因。”朱先生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

image001.jpg

车主供图 故障时显示情况

从朱先生提供的维修记录中可以看到,维修期间,运通嘉捷4S店对车辆的ABS软件进行过更新、电动踏板进行过断电,以及进行过系统加补丁等处理。

但朱先生反映,“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更多报警,包括安全气囊灯亮起等,甚至在行驶过程中出现ABS防抱死系统故障(的情况)。”

image003.png

车主供图 部分维修结算单

关于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朱先生表示,“一共发生过两三次,一般都是在低速四五十迈下出现。”故障时“有滋滋拉拉的声音,然后就坏在那了;其中一次还能闻到类似轮胎糊了的味道,只能拖车到4S店。”

有一次在夜间出行时突然出现故障,车辆被迫停在路上,2个小时左右之后,车辆才能启动行驶,但是出现多个安全指示灯亮起,朱先生坦言,“也不敢开快了,就20迈的速度,提心吊胆的开回家,然后去维修。”言语间都是朱先生对安全没有保障的后怕和无奈。

越修越坏的路虎发现,已经让朱先生对这个车的质量和安全彻底失去信心,于是提出换车的要求。

符合三包政策 换车条件难达一致

按照《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三包政策”),同一故障修理超过5次可换车,在三包有效期内(三包有效期为2年或5万公里以先到为准),如果汽车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天,或者同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修理累计超过5次,消费者可以换车。

显然,朱先生的情况已经满足三包政策,达到换车的要求。经过多次沟通,在5月20号左右,运通嘉捷4S店同意给朱先生换车,但换车是有条件的。

朱先生表示,“第一次沟通的时候,4S店提出我要付3万元的折旧费,我的损失赔偿却没有提。”

关于折旧费,这里解释一下,三包政策规定,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符合换车条件的家用汽车,可以免费更换或退货。此外,根据三包政策第二十五条规定,更换或者退货的,消费者应当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车产品所产生的合理使用补偿,销售者依照本规定应当免费更换、退货的除外。

合理使用补偿费用的计算公式为:[(车价款(元)×行驶里程(km))/1000]×n。其中,使用补偿系数n由生产者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使用时间、使用状况等因素在0.5%至0.8%之间确定。运通嘉捷4S店采用了0.7%的系数。

image006.jpg

车主供图 购车发票

北青报记者根据公式和使用情况,计算发现,车款559165元的路虎发现,应该支付的是折旧费是 [(559165*5000)/1000]*0.7%=19570.775元。不知道运通嘉捷4S店之前提出的3万元折旧费从何而来。

在之后的一次沟通中,运通嘉捷4S店提出将折旧费降到2万元。因为车辆一直在店维修,车主朱先生提出,“自己全部使用也就一个月左右,根本不到60天,而且5000公里的行驶里程中,有一半是运通嘉捷测试车辆时跑的,偶然看到的一次测试就跑了400多不到500公里。”因此,朱先生提出只支付一半,即1万元折旧费。

5月25日,北青报记者跟随朱先生来到运通嘉捷4S店,进行再次沟通。当天,4S店经理同意给朱先生更换同品牌同型号的汽车,并在换车期间提供代步车——极光;同时,需要朱先生去银行解压贷款、垫付新旧车辆的差价和购置税,之后,厂家将差价和购置税退还。至于1万元折旧费,店内经理表示问题不大。

当朱先生提及需要赔偿时,运通嘉捷4S店经理反复表示,“您没有损失啊,您的损失只是1万元折旧费,这是合理的。”关于保险、往返交通费等赔偿,运通嘉捷4S店经理表示,“如果要,就走法律程序,法院判多少我们给多少,那是依据,现在我没有赔偿依据。”

协议内容难达一致 车主担心日后扯皮

关于解压银行贷款、垫付差价及购置税,车主朱先生表示不理解,而反复的谈判让他精疲力尽。车主认为,所有费用都是因为车质量问题引起的,理应由4S店承担。自己先行垫付到4S店退还费用之间也会产生的资金成本, 这不应该由自己来负担。

运通嘉捷4S店经理表示,“(4S店)垫付不可能,新车的所有权是您(朱先生),需要您(朱先生)来支付差价和购置税,厂家会将垫付款退还。”

当朱先生问及垫付款什么时候退还、有没有协议时,运通嘉捷4S店经理表示,“会有退换车协议,但是不确定(协议)上面有没有还款日期。”经理在解释的过程中,反复表示,“自己有处理换车的经历,3个月左右就能还款,一般不会超过半年,让车主放心。”

但记者的疑问是,既然处理过换车事宜,为什么协议上有没有日期会不知道,经理表示,“每次情况不一样。”

在朱先生强烈要求4S店给出明确的退款日期时,经理最后只表示“最迟半年”,一切需要厂家确认后才能确定。但是车主担心没有书面协议日后扯皮,他希望4S店将所有承诺落于纸面,自己也好尽快换车。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全程观察双方谈判,车主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目前4S店同意的这个方案,只是经理口头答应,没有书面说明,后期还需要运通嘉捷4S店报给厂家,走流程,等待批示,同意了才能执行。

对此,北青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立军,他表示,4S店只承担换车的责任,差额和购置税的垫付款和以及银行解压应该由车主来完成,因为关系不一样,这是属于车主和车管所及银行的关系,4S店只扮演了代理代办的角色。目前厂家给出的后期会补差价和购置税的方案比较合理,但需要形成书面文字,关于垫付款退还的到账时间,需要双方协商。

虽然从法律上讲,换车的垫付款应该由车主来支付,但是整个事件的起因是车辆质量问题,是“屡修不好”的问题,其带给车主的麻烦不应该被忽视。买到故障车对车主来说本就是“无妄之灾”,之后还要花费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来处理问题,朱先生无奈地表示理应赔偿。最终,双方就解压贷款、垫付差价和购置税以及赔偿没能达成一致,最终垫付款的退还日期也没能确定。

文/北京青年报实习记者 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