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第25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 发布《中国电视剧风向标报告2019》

日期:11-21  来源:重庆青年报

电视剧集数下降 宫廷剧首次消失

第25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19·秋季)近日在北京会议中心进行。12日,来自全国广电行业的近3000人亲赴现场参加盛会,会上还正式发布了《中国电视剧风向标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备案剧的集数有所下降,今年更是首次没有宫廷剧备案。

压缩集数 严审剧作内容

报告指出,在政策方面,今年上半年从1月至8月出台的具有行标性的政策通知,从内容管理方面,对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老剧翻拍在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精品推出。

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备案的电视剧部数和集数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减少了240部和10612集,同比分别下降27.1%和30.1%。其中,集数下降更多是因为注水剧当中把集数进一步压缩。备案情况中,重点是整治注水剧泛滥,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72%的电视剧都在变更集数,《大明风华》一下子压缩了17集,属于比较多的。

《大明风华》是由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吴越、梁冠华领衔主演的古装剧,原定62集,故事发生在明永乐年间,迄今尚未播出。

古代剧比去年减少过半

从题材方面,当代题材电视剧占比上升,古代和近代剧占比下滑。从今年的1月至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剧目一共有646部、24597集,其中七成是当代题材的电视剧,古代剧只有一成左右,与2018年相比,古代剧减少过半。

现代题材剧中,当代都市题材占比较高,其次是现代的农村题材、军旅题材、涉案题材等。近代题材剧则以革命和传奇题材占比较多,有将近一半是近代革命题材,近代传奇题材也占到30%以上。

由于今年对古代题材剧的政策收紧,使整个古装剧市场进入调整期,今年前三季度,古装剧市场的备案部数和集数有所下降。古装剧中,古代传奇题材的占比是最高的,占到4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三季度备案的古代题材中,宫廷题材首次消失。

推介剧目

《舍我其谁》

棋手聂卫平跨界本色出演

《舍我其谁》以围棋为切入点,围绕一代天才青年围棋手展开,交织着爱与梦想,弘扬了中国传统,传承了中国围棋精神。该剧邀请中国杰出围棋职业棋手兼专业顾问聂卫平指导拍摄。聂卫平表示:“为围棋做宣传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提及在该剧中被特邀出演,他笑称,“本色出演担心你们扛不住。”总导演朱锐斌也笑言观众可以期待一下本色出演的聂卫平在剧中带来的惊喜。

对于这部展现中国围棋新生代力量的电视剧,总制片人刘宁直言:“年轻人看了这部剧之后,不见得会变成围棋高手,但是会知道围棋的知识,了解围棋的历史,对这项运动也不再感到陌生”。

《河山》

秦海璐王新军夫妻档献礼

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抗战题材剧,电视剧《河山》以史为据,通过一群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大时代下守护大好河山的峥嵘过往,彰显抗战英雄身上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展现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紧密关系。

总制片人苗萌表示:“《河山》最打动我的是导演王新军和监制秦海璐对剧本和故事人物的热爱和执着。当他们夫妻俩跟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在他们眼里我看到了光。”

为了还原好每一处细节,导演王新军亲自“开路”,“大概走了7000多公里,所有场景要走一遍,尽可能地把我们所掌握的这段历史能够更真实、更客观、更贴切地反映出来。”秦海璐更是用一串令人震撼的数字回忆了拍摄的艰辛:“我们在拍摄地修了30多公里路,挖实地战壕,直径长达4公里多,全剧组常住人口700人,工作量300天,我们在165天内完成全部拍摄,每天工作时长在17个小时以上,整个横跨了山西14个县区市,19次转场,每次转场300公里,每天群众演员不低于150人,整个群众演员4万多人次,单爆破点超过4万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杨文杰

46件书法作品

细川抒发中国情怀

11月14日,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的书法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八展厅正式开展。名为“妙法天成——细川护熙书法展”的该展将展至12月15日。

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2018年,细川先生将永青文库所藏36部4175册珍贵汉籍无偿赠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中日友谊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值得两国人民都永久珍藏的精神财富。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建馆110周年之际举办了盛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永青文库捐赠的代表性汉籍也在其中专题展出。今后两年,国图还将陆续举办细川护熙艺术创作展和永青文库收藏展,为加强中日文化交流、增进中日友好情谊再添华章。

细川家族数代都十分热爱中国文化艺术。受家庭氛围熏陶,细川护熙先生自幼研习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绘画、诗词、陶艺等多个领域造诣颇深,崇尚晴耕雨读的文人生活。本次展览用通俗的语言和多样的展陈形式将中日两国跨越时空、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书法艺术和文化基因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展览共展出细川护熙先生的46件书法作品——从晋唐诗词如《枫桥夜泊》《千山鸟飞绝》《山气日夕佳》等,到佛家禅语如《色即是空》《没踪迹》等,从中国情致到日本典故。业内人士评价,细川护熙先生的书法圆融自在,妙笔天成,题材丰富。

2018年6月26日,中国国家图书馆曾成功举办“书卷为媒友谊长青——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展”。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将36部4175册珍贵汉籍设立为专藏,在恒温恒湿的善本库房中妥善保管,并向读者提供原件阅览服务。此外,《尚书正义》《十八史略》《群书治要》《御制圆明园诗》等四种汉籍均已影印出版。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已完成3657册32万余拍数字影像的扫描工作,并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中陆续发布,免费提供全球读者研究使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