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族一周至少上班5天,一天至少工作8个小时,掐指一算,在办公室待的时间比在家都长。
上班族离不开办公室,每天忙来忙去,若是没有好物陪伴,岂不愈发枯燥乏味。可如何能让办公桌给自己带来工作幸福感呢?
显示器支架保护颈椎
电脑已经成为每个人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长时间久坐办公、娱乐。电脑虽然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乐趣,与此同时也为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高的负荷,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们的颈椎问题了。
那么如何保护重要的颈椎呢?在坐姿上应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使目光平视电脑屏幕,双肩放松。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屈或过度后仰,以减轻颈部疲劳。另外,也可以借助其他器械的帮忙。
用过显示器支架的人都知道这神器太好用了!铝合金打造,好看而耐用,散热镂空底座,圆孔便携整理线材,可收纳键盘等桌面物品,让你的桌面整整齐齐,看着都舒服;它还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让你不自觉挺胸收腹以最健康的姿势工作一整天。
加湿器提高室内空气湿度
随着秋冬季来临,办公室里,各式各样的加湿器都逐渐摆上桌面。乳白色的水蒸气从加湿器中喷洒而出,是秋冬季特有的风景线。在干燥的秋冬季,不少人都会有咽喉干痛、肌肤瘙痒等烦恼,这时使用加湿器能提高室内空气湿度,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干燥空气所带来的健康问题。


如果办公室内开暖气,室内空气会更加干燥,身体水分流失也会加快。而加湿器采用了纳米雾化技术,能将水分子细化成非常微小的颗粒,喷出的雾气特别细腻,不会凝结成水珠,使用时不会浸湿周围物品。
迷你加湿器用在办公桌上非常合适。外表简单大方,体积小巧,可随意放置在桌面上。颜色清新淡雅,能让人心情瞬间变得美好,使用方法也很简单。雾气小而轻如烟,且挥发快,瞬间即可使满室清香,且能保持较长时间,有助于你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舒缓压力。
选择合适的办公室零食
零食是办公室里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既能补充能量还能缓解压力。但是吃零食,也要注意场合,办公室毕竟是工作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办公室零食才是正确的上班之道。在办公室吃的小零食除了要美味,还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状态。
坚果是零食界里为数不多的健康食品,不仅美味,还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胆固醇,不容易使人发胖;还含有满足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多吃坚果可以美肤、健脑、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抗衰老等。种类繁多的坚果家族中,个个都是扛饿的小能手,是办公室零食的首选。
此外,办公室零食坚果类首推混合果仁。坚果种类那么多,每种都想吃一点,选择健康搭配的混合果仁,既方便又营养,特别是小袋包装的,每天一小包,还能跟同事分享。
办公室里面常备这些好物,不仅可以让人保持舒适的身体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你在累的时候能舒缓一下。
文/重庆青年报见习记者徐海燕据知乎、公众号等资料整理
她在东水门大桥旁找到心仪之地
本想经营民宿,却开成了江景餐厅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我们从没有停止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重庆的夜景一直被全国各地的人称道,特别是千厮门大桥和洪崖洞、东水门大桥和龙门浩那两处的景,即使是本地人也会为之震撼。
想要留住美景
这家店开在龙门浩老街,当我慕名而来,看到这里的美景时,内心不免遗憾:为什么我要白天来呢?身为一个重庆人,美西想把民宿开回重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找到了这里,被这里的美景吸引。
可是如果把这里建成民宿,首先在空间大小上无法满足,其次,旁边大桥上每隔几分钟就经过一列轻轨,居住体验肯定欠佳。为了能够看到这里的美景,美西把这个地方定了下来,做成了餐厅。
它是一个IP

这已经不是美西第一次“任性”了,之前在云南开的民宿,也是她“任性”的结果。
在决定民宿的选址时,丽江、大理、腾冲这三个地方都在美西的考虑范围内。大多数朋友的建议都是丽江或者大理,因为腾冲太小众了。在一番纠结之后,她还是选择了腾冲。
本来是打着民宿招牌,却因为龙门浩的景美,她竟然做起了餐饮。“我们其实想的是,它只是个符号,将来可能是一个IP,可以代表我们这个团队,而不是固定的任何一种业态。”美西说。
“龙门浩这个地方,当初在确定做餐饮之前,我把这里每家餐厅都吃了个遍,你会发现它的业态和气质其实是适合这样的形式。”并且美西还说,为了能够和龙门浩这个地方相搭配,餐厅的风格是复古民国风,这是对这个地方最大的尊重。
把自己当成消费者
美兮载和做的是融合菜,没有什么派系,每一个菜都是她认为最好吃的,想要呈现给消费者的。为了能够把菜做到最好,美兮载和请到了在五星级酒店有着二十几年经验的厨师。
主打菜“战斧牛排”是从澳洲进口,味道自然不必说。其他菜品基本上也是美西提出想法,厨师提出专业建议,从研发、试菜到确定菜单的过程,都是经过双方反复磨合后的结果。
她说她一直把自己当作消费者,店里的每一个新品都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想着“怎样才是最好的”。
对于店里的每一道菜,美西还在不懈地寻找着最完美的呈现方式;对于民宿,她也一直还在寻找更合适的地方。
文/重庆青年报见习记者王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