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熊洁:做一位有温度的设计师

日期:11-08  来源:重庆青年报

熊洁,荷兰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城市空间设计教研室主任,城市空间艺术与设计(USAD)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教学研究领域为:精细化人文化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社区营造和乡村复兴。主讲课程有:街道空间设计、社区更新、空间改造与利用、中外建筑史、城市设计、毕业设计。

她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着人文主义的关怀,重新建立起城市空间对人和环境的关怀,重新树立空间的公共性。

建议尽量去一线城市实习

问:什么叫城市空间?

熊洁:什么叫城市空间,这个概念很广,可以理解为站在城市当中向外看出去,除了建筑内的实体空间,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这个实体空间以外的所有城市外部空间都可以称之为城市空间,包扩我们的街道、广场、社区甚至公园等等这些外部性开放空间。

问:在城市空间中需要使用的软件主要有哪些?

熊洁:对于设计学,无论设计出来一个什么样形式或功能的作品,最终目的是要去现场实施的,你的设计成果必须数据化、信息化,施工人员才能够准确的将它在现场定位;而Sketchup是帮助你方案推敲、Lumion是效果展示、AI完成设计分析;如果对软件有兴趣,建议再进一步学习Rhino、Vary等设计辅助软件。

问:城市空间这个专业对素描基础要求高吗?

熊洁:我们专业对素描技法要求并不高。不过建议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平时上课之余,多在城市里行走,观察城市里各种尺度、形态、功能、人际交往的空间,然后用速写方式记录。善于用速写把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化成一个图像型的记忆。

问:城市空间考研的方向是什么?

熊洁:城市空间设计专业方向是以跨界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城市空间进行文化梳理、空间重塑、功能升级、环境美化,是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滨水开敞空间、建筑形态、景观、交通、社区生活等空间对象进行专题研究与设计探索。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会涉及到建筑、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甚至室内、装置艺术等。上述都可以成为我们考研选择的专业方向。

问:有哪些推荐的学校可以考?

熊洁:这个很难推荐,功利一点来说,国内的学校选择不比自己的本科学校差的,国外的学校可以选专业全球Top50或者综合全球Top100的,这种至少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当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它所在的城市也在考虑范围内,一个城市的气质和性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

问: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以后能做哪些工作?

熊洁:我们专业方向就是培养解决当下城市问题的综合型素质人才。毕业后能在建筑、景观、规划、室内各类设计院所或设计公司,以及地产策划公司或政府相关城建的职能部门从事策划、设计、研发等。

问:城市空间设计专业实习是去二三线城市好还是在一线城市好?

熊洁:我是建议大家尽量去一线的城市和优秀的设计公司实习。一线城市的发展有着更好的条件,也会呈现出更丰富的关于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的鲜活案例。

设计师都应有人文主义关怀

问:对于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空间融合是否真的需要?

熊洁:我们现在很多新建或者更新项目,或是在历史保护街区,或是这个区域有历史文保单位,这时候项目就要考虑要不要和它风貌一致或者是有所呼应。一定是考虑到现代空间和传统建筑融合,所以说这个融合是否真的需要,我觉得这个融合从广义上来说是一定是需要的。

问:如今建筑业的快速崛起,“一夜之间可起一幢大楼”是否会对城市空间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

熊洁:我们的城市空间使用的主体是人,而我们每个人在城市生活当中对周围环境、空间,以及每天行走的路径都有一种固定的习惯和记忆,突然之间环境的变换,会造成我们对这块场地归属感的断层和缺失,而且会打破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习惯,所以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当然是非常大的,好在现在城市化进程放缓,城市职能部门、规划师、建筑师等都以更温和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城市。

问:怎样使得城市空间里具有温度?

熊洁:温度这个词本来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词,如何去实现?那就要求我们对待城市空间要打破以前的设计思维,比如设计师通常习惯把设计对象视为主体,使用者为客体,然后直接切入到主体的物质空间里去研究,讲究功能组织、流线、追求空间和形态的变化等等。

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着人文主义的关怀,重新建立起城市空间对人和环境的关怀,重新树立空间的公共性。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能满足各类人群需求,比如近期很火的一个项目赫尔辛基图书馆被喻为“城市的客厅”,无论是城市精英、家庭主妇、流浪汉、儿童等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这完美诠释了公共性。

文/吴思佐

校企共建 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同四川朗基尚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

“大邑稻乡渔歌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同四川朗基尚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校企共建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紧跟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步调,致力于服务地方发展,旨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2019年10月26日,受四川朗基尚善科技集团邀请,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谭璜、客座副教授汪宜康一行到成都市对“大邑稻乡渔歌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参加了项目艺术中心的揭牌仪式。

谭璜副院长同朗基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悦女士、朗基产业集团招商中心负责人王松先生展开校企合作交流。李悦女士向谭璜介绍了“稻乡渔歌项目”的运营模式,以及该项目所具备的地理、气候和人文优势。谭璜介绍了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优势。“稻乡渔歌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在智力、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四川朗基尚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行业优势,双方共建发展平台、共享资源,是在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企业综合发展实力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和思想库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交流中,双方还就项目合作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磋商。王松先生提出了多项深度合作方向的建议,包括艺术创作合作、实习教育基地、艺术工坊(艺术家入驻)、艺术活动、室内装饰和布置、研学基地、艺术民宿的设计、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等。双方在项目合作宗旨、合作原则上达成了高度共识,确立了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实习实践、设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内容,朗基产业集团向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发出共同打造“朗基大地艺术节”的邀请。会后,项目双方负责人共同为“稻乡渔歌艺术中心”揭牌。

文/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