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 宣布中国采取新举措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上午9时30分许,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一同步入会场。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宣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
习近平指出,一年前,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更多朋友如约而至。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去年我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5方面举措,对上海提出了3点开放要求。一年来,这些开放措施已经基本落实。
习近平强调,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习近平提出几点倡议:
第一,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面对矛盾和摩擦,协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第二,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应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
第三,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民众。
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一,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将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
第二,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
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第四,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希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能够早日签署生效。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中国将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第五,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不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多机遇。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
习近平最后强调,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习近平演讲过程中,全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随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意大利外长迪马约、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分别致辞。他们高度评价中国举办第二届进博会,认为此举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国的开放、包容精神,以及以实际行动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投资合作的决心和诚意。
马克龙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成为当代国际秩序的重要转折点之一。中国的成功归功于自身努力,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塑造者。古丝绸之路今天正在延续,把欧洲和中国更紧密联系起来。中国的成功故事表明,中国需要对世界开放,世界也需要对中国开放。开放也是欧洲的选择。各国高度赞赏、非常期待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在全球化中,各国都面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诉诸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使用关税武器和丛林法则,解决不了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不是法国的选择,也不是欧洲的选择。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作为各国重要贸易伙伴的利益以及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应该得到维护。欧盟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强有力的多边主义,为构建更加平衡的国际秩序作出贡献。
与会外国领导人都表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因素。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有力证明,在21世纪国与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唯有对外开放而不是自我封闭、积极合作而不是以邻为壑,互利共赢而不是损人利己,才能实现各自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将为世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各方愿抓住中国发展和开放的机遇,加强交往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拥抱更加光明的未来。
开幕式前,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集体合影,并亲切会见世界500强企业家代表、出席“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外方智库媒体代表、出席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外方部长和代表团团长。
丁薛祥、李强、杨洁篪、胡春华、黄坤明、王毅、赵克志、何立峰等参加上述活动。
胡春华主持开幕式。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举行。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
同日,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举行,4000多名来自全球政商学研各界嘉宾出席。
陈敏尔唐良智会见出席中新金融峰会中外重要嘉宾
11月4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会见了出席2019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的中外重要嘉宾。
新加坡教育部长兼金融管理局董事会成员王乙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柬埔寨国家银行(央行)副行长妮占塔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银行(央行)副行长达洛伊,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副书记欧阳卫民,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王永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秦如培、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云南省副省长董华等省区负责人,市领导王赋、潘毅琴、李波参加。
陈敏尔、唐良智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中外嘉宾来渝出席中新金融峰会表示欢迎和感谢。陈敏尔说,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亲临重庆视察指导,要求重庆努力发挥“三个作用”,这是重庆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重庆必须肩负起的重大责任。发挥好“三个作用”,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我们着力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强金融改革创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切实防控金融风险,大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通过重庆与新加坡点与点的合作,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和地区面与面的合作。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四大合作领域中,金融服务具有重要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能够为交通物流、航空产业、信息通信等三个领域合作“赋能”。前不久召开的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为推进各领域合作带来新机遇。中新金融峰会已成为深化中新双方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重要平台,参与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希望各位嘉宾围绕峰会“金融互联互通·服务‘一带一路’——金融开放创新助推陆海新通道”的主题深入交流,贡献真知灼见。我们将认真落实中新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用足用好会议成果,深化金融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实现共赢发展。
中外嘉宾感谢重庆的热情接待,预祝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王乙康、孟文能说,东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当前双方贸易增长势头强劲、合作潜力巨大。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将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紧紧连接起来,愿进一步加强与重庆的战略对接,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作用,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打造成数字化的贸易示范通道。潘功胜说,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发展良好,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和推动以重庆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国际金融合作。
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东南亚地区有关国家嘉宾,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
据《重庆日报》
市政府召开第68次常务会议
唐良智主持
11月1日,市长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研究了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和陈敏尔书记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但对照国际标准、先进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改进。
会议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下硬功夫优化发展软环境,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做法,在《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基础上,细化完善具体政策,尽快推出一批见效快、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加快补齐营商环境的短板。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协调解决好跨部门的突出问题,强化市区联动,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会议研究了养老服务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补齐养老服务短板。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让老年人干干净净有尊严、舒舒服服有品质。要增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识,压紧压实区县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同,严格督查问效,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脱贫攻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旅游秩序管理、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工作。
据《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