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七月初七是人们熟知的七夕节,七夕源于古时候人们对星象的观察,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被广为流传,七夕成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此也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谐家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8月6日,两江新区礼嘉街道白马社区组织开展了“今生有你·执手相伴”的七夕主题活动。活动以歌舞表演、诗朗诵、现场互动等形式为主,邀请了社区40对40年及以上婚龄的老年伴侣参加。
活动开始前,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每一位到场的夫妻,并邀请他们在提前准备好的合影板处合影留念。
上午9时,活动在“青春社区行”大学生志愿者们带来的一支《爱的华尔兹》舞蹈中拉开了帷幕。优美的旋律,热情的舞姿,甜蜜的画面,让老人们回想起了夫妻两人初识珍贵的记忆。
随后,大学生志愿者们又为观众献上了《致橡树》诗歌朗诵,正如诗中所说:“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台下每一位“红宝石婚”夫妻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早已看透其中真谛。
“今年已经是白马社区七夕活动走过的第七个年头。”主持人开始向观众介绍起七夕节的传统和以往六年来开展七夕活动的回忆。穿针乞巧、蛛网乞巧、漂针乞巧、洗发、种生求子等七夕节习俗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到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投影仪上滚动播放着以往七夕节活动照片,其中有张一对夫妻戴着花环、相互对视的照片格外引人注意,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
紧接着开始播放《爱情天梯》这一短片,讲述的是一对相差十岁的夫妻为躲避世俗的言论而躲进深山,丈夫为了方便妻子上下山,花费50多年凿出了一条6000多步的天梯……两位老人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在场多位老人看完后眼泛泪花。
在分享环节中,李成果夫妇和王秀珍夫妇上台与大家一起分享夫妻相处的“秘诀”。李成果讲道:“我认为夫妻的相处之道更多的是包容与理解。回眸我们这一生的朴素生活,几十年相濡以沫、相伴相依,携手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
一曲小提琴演奏的《茉莉花》让观众们的心情舒缓下来,歌曲演奏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为每一位男士发放了玫瑰花。歌曲结束后,主持人开始介绍玫瑰花的用途:全部夫妻一方将玫瑰花送给对方,并进行真情告白。许多人开始害羞起来。“都已经老夫老妻的了,谁还搞这个呀!”有人这样说道。不过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夫妻纷纷开始进行告白,现场画面温馨感人。趁热打铁,随后工作人员邀请了五对夫妻进行“心有灵犀”的小游戏,主持人以两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相识相恋过程等为题,让夫妻双方同时给出答案。答题结束后,还为参与夫妻颁发了“最佳默契夫妻奖”的荣誉证书。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首《最浪漫的事》,完美地诠释了现场每一对头发花白的夫妻的爱情。最后,在主持人致完结束辞之后,参与活动的老年夫妻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宣告了礼嘉街道白马社区七夕节活动的圆满结束。
据了解,作为白马社区品牌文化活动,七夕主题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肯定和支持,在社区形成了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实习生王丹丹
忆红色岁月 同谱新篇章
渝北黄泥塝、紫园路社区军民同庆建军节

一身戎装,擎起祖国初升的太阳;一腔热血,戍守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个信念,放飞传递和平的梦想。在第92个建军节来临之际,渝北区龙塔街道黄泥塝社区居委会、紫园路社区居委会携手重庆市江北区逸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了庆八一军民座谈会和“军民同庆共叙鱼水情趣味运动会”多种主题活动来庆祝建军节的到来,社区的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青少年、居民代表80余人参加了活动。
在庆八一军民座谈会上一首慷慨激扬的《咱当兵的人》拉开了座谈会的帷幕,社区副主任代表社区两委向所有现役、退役军人致以节日的问候。一名退伍军人讲述了红色军旅故事,回忆往昔军旅生活,谈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基层武装工作建言献策。随后,青少年代表朗诵了《沁园春·雪》《江城子·建军节感怀》《“八一”抒怀》等红色诗词向退役军人致敬,大家欢聚一堂,同庆建军佳节,共叙军民情谊。
在紫园路社区养老托残服务站“军民同庆共叙鱼水情趣味运动会”现场,退伍军人和家属们共忆当年艰苦生活,83岁的退伍老兵武峰(化名)说:“当年在战场上服从上级指挥,让往哪里走就去哪里,我不冲锋向前谁向前呢,如今在共产党领导下过上好日子,我要把红色革命精神代代传递。”在趣味运动会上,退伍军人的后代们一起参加了爱心传递活动,退伍军人们享受到了祖孙情。
据黄泥塝社区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以“追忆峥嵘岁月,不忘初心使命”为主题,将迎八一军民座谈会和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相结合,既增进了军民情谊,同时也为社区青少年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教育课。活动结束后,退伍军人们都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激昂的斗志,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吴丹通讯员李鑫潘雨
义务献血,南川区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近日,南川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组织近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南川中心血站献血,并“零距离”感受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等流程。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志愿者参观了体检征询室、采血室、成分制备室和储血室,了解血液和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知晓各科室工作情况、设备用途和采供血流程,见证血液筛查、采集、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以及血液的“采、制、检、储、发”全过程。站内先进的关键设备、严格规范的操作、复杂有序的流程,让志愿者们惊叹不已。
血站工作人员向志愿者介绍,采集回来的血液会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两种试剂分别进行检测,两次检测合格后的血液会送往重庆市血液中心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经三次检测合格后的血液才能发往临床,确保了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2019年南川献血公益大使韦鸶琦说:“捐献青春热血,彩绘志愿人生!组织这次献血活动,是身为公益大使的我,能够为南川区中心血站献出的一点绵薄之力。这酷暑的8月,正是献血的淡季,在为血站解忧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就是我们志愿队的初衷,也是我们志愿者的荣幸!”
2019年南川献血公益大使杨忆平表示:“以前以为自己献血后,血液就会被利用起来,参观完血站以后,发现对于血液的筛查,其实还要有很多步骤,或许其中一个环节不合格,那这份血液便不合格。所以尽管献血的人比较多,但是能被完全利用的血液还很少,希望大家可以伸出我们的臂膀,勇敢地献出自己的爱心。”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通讯员赵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