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科创板后,科创板上市脚步就吸引了众多关注。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24日晚,已有111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随着开板脚步的临近,围绕它的讨论也不绝于耳。对于科创板,普通投资者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科创板推出正当其时
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上交所配套业务规则随即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改革方案的指示,明确了科创板聚焦的行业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科创板根据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同时,科创板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现金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可以满足财务表现不一的各类科创企业上市需求。
自3月18日接受企业申请以来,据统计,截至5月24日晚,上交所累计受理的企业已有111家。其中,已问询89家,包括首轮、二轮甚至三轮问询,中止审核4家。从行业分析,六大行业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为主,分别有41家和24家,占比近七成。另外,91%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的推出正当其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副所长廖士光称,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科技企业是推动创新的主体,而资本市场是支持创新企业发展的沃土。“在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可谓水到渠成。”
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多位专家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一方面将扩大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提升市场包容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将吸引优质企业发行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优质资源、增强市场长期投资吸引力,有效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创新企业的能力。此外,还将为证券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做好过渡,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促进整个经济体系效率提高。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意义远超资本市场本身,除了利用科创板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外,科创板还将推动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探路者。”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表示,设立科创板意味着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真正能够拉动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科技创新企业,将迎来发展的助推器和“孵化基地”,这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银河证券投资研究部总经理鞠厚林表示,注册制准入门槛相对灵活,有利于吸引战略新兴行业和新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市场和投资者实现多方共赢。同时,注册制在较大程度上把选择权交给了市场和投资人,投资者基于市场化的分析结果作出选择和投资决策,市场结构分化将更加显著,不断促使优秀公司的成长和问题公司的边缘化、出清,将持续提升市场的价值和吸引力。
此外,鞠厚林还认为,科创板主要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其门槛界定将更符合创新型行业和公司的特点,更加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投资者有更直接的渠道来分享科技企业成长的红利,最终有利于我国产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风险与收益并存
科创板很多制度是独立于主板,因此想要参与科创板交易的普通投资者只有了解其发行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资策略。
和主板采用审批制不同的是,科创板是采用注册制度发行,只要达到上市规定的条件就可以自主申请上市,而审批制相对比较严格,需要人工审核,因此要注意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效益问题。
在科创板开户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证券交易要满2年;二是需要有50万以上的资产,只有达到这两点才有资格开户。当然,普通投资者实在想投资的话可以间接投资科创板基金;如果想直接投资可以找垫资公司帮忙开户,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垫资利息。
对于个股的涨跌限制,科创板也有所放宽,首5个交易日是不设涨跌幅限制的,而第6个交易日起个股涨跌幅限制在20%。从这点看,普通投资者就需要注意了,科创板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是可能出现暴涨暴跌现象的,因此不要忽略科创板的风险。
此外,科创板上市的都是高新科技类的上市公司,且以个体中小企业为主,而真正的大型企业都是申请在主板上市。因此科创板上市的性质跟主板上市的性质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其风险。
总而言之,由于科创板企业多数为初创企业,未来能否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少专家认为科创板的投资风险大于主板和创业板。普通投资者应时刻谨记风险与收益并存。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实习生庞佳琦据新华网、百度百科等资料整理
“投基”策略有四种
哪种更适合你?

对于新手来说,很难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高收益基金投资产品。因此,投资前先审视当前的基金市场,再就自身的现状做一些相应的策略性工作,投资才能更加稳妥。
基金投资勿盲目
一般而言,普通投资者最多管理四只基金即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可投资的基金分哪些种类。基金按运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发行期满、基金募集达到预计规模后,便不再接受投资人申购与赎回,投资者的买进卖出都在交易所进行,类似与股票交易的基金;开放式基金则指基金份额不固定的基金,投资人可以在交易日按照基金净值,通过基金销售渠道买进、赎回或转换,而不是通过交易所。而我们现在所讲到的基金,都是开放式的基金,有人在申购,可能就有人在赎回。
此外,基金按照投资理念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主动型的基金,其实是在选基金经理,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考察基金经理的能力,那就会让整个基金选择变得复杂;被动型的基金不主动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并且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作为跟踪对象,因此通常也被称为指数基金。
总的来说,在这四只基金中,普通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通常可选择以指数型基金为主,主动型基金为辅,这样就能使风险降到最低。
策略性投资有保障
固定比例投资策略是新手投资者首先应当掌握的。所谓固定比例投资,即将一笔资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基金上。当某类基金因净值变动而使投资比例发生变化时,就卖出或买进这种基金,从而保证投资比例能够维持原有的固定比例。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投资成本,抵御投资风险,还能见好就收,不至于因某只基金表现欠佳或过度奢望价格会进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为泡影,或使投资额大幅度上升。
此外,对于不知道何时投入的新手来说,适时进出投资策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适时进出投资,即投资者完全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买卖基金。通常,采用这种方法的投资人,大多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对市场行情变化较有把握,且风险承担能力也较高。
在市场项目的抉择上,投资者还应明确顺势操作投资。顺势操作策略,又称“更换操作”策略。这种策略是基于以下假定之上的:每种基金的价格都有升有降,并随市场状况而变化。投资者在市场上应顺势追逐强势基金,抛掉业绩表现不佳的弱势基金。
定期定额购入策略也同样能够保障投资项目更加稳妥。定期定额购入,即不论行情如何,每月(或定期)投资固定的金额于固定的基金上。当市场上涨,基金的净值高,买到的单位数较少;当市场下跌,基金的净值低,买到的单位数较多。长期如此下去,所购买基金单位的平均成本将较平均市价为低,即所谓的平均成本法。有了上述几种策略的指导,相信普通投资者能够很快为自己制订适合自身的“投基”计划,牢牢掌握高收益低风险的基金投资前景。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实习生庞佳琦据360百科网、知乎等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