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上午,重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专题记者会在人民大厦召开,五位会议嘉宾围绕“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新发展”建言献策,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相关情况各抒己见,深入剖析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
关键词——创新
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工业跃升”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力

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在记者会上介绍,去年,重庆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建立转贷应急机制,降低电力直接交易门槛,压缩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时间……全力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融资难、负担重、办事难、维权难、人才缺等问题。
2018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数量5866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的86.6%。规模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6万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2.6%。去年智博会期间新签约的智能产业项目中,民营企业项目占比近80%。
民营工业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并正在成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主要推动力量。
陈金山表示,尽管去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全市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还存在大企业不够大、小企业不够多,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队伍还不够好等短板。
今年,重庆将大力推进“工业跃升工程”,基于创新能力的提升、新旧动能的转换来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工业做大规模的基础,推动重庆制造业快速发展。
“通过这几个方面就能够营造一个创新的良好发展产业生态和社会生态,我们相信通过这一轮政府的有力推动、企业主动参与,这一轮产业变革之后,应该让重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巨大的增强。”陈金山说。
至于中小企业在当下如何才能够很好地找到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陈金山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抓手来推动:第一点,一定要搭建起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第二点,大力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各种研发中心、创新中心、设计中心,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第三点,整合高校资源、企业资源、研究机构的资源,来培育一批制造创新中心;第四点,要大力发展技术型服务业;第五点,在全社会弘扬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关键词——转型
市工商联副主席彭光远:民营经济发展到了转型升级阶段

“改革开放40年,重庆的民营经济也经历了从探索发展、逐渐壮大成长、迅猛发展到转型升级四个阶段。”彭光远介绍,截至去年三季度,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的56.4%,比2017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0.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55.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全市的民营经济还呈现出创新发展步伐加快、绿色发展初见成效、开放发展成绩突出、聚集发展、稳步推进的特点。
2018年11月,重庆印发《关于扎实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的通知》,去年全年,共计39名市领导带头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工作,走访478家民营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走访组搜集各类问题26387件,办结14323件,占54%。
彭光远表示,接下来,工商联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娘家人”、做好“店小二”,进一步把各级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建设成为广大的民营企业之家。
具体来讲,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二是强化沟通,开展集中走访,深化走访成果,精准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确保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的一系列涉企优企政策落地落细;四是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围绕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围绕市里的“三大攻坚战”和“八大行动计划”,主动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智能制造,使民营企业实现智能化。
关键词——变革
市人大代表马剑昌:推动企业发展变革重构发展方式

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之一,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马剑昌说,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能心无旁骛高质量创新发展、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新时代,重庆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新发展,马剑昌觉得:一要推动企业发展变革,二要重构企业发展方式。
推动企业发展变革。我国经济已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庆民营经济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集约型增长。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向低成本、高效益转变,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在增长动力方面,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为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重构企业发展方式。产业互联网时代,民营经济必须在新的坐标下重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要做好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用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新制造的转型。
关键词——沟通
市人大代表简莉:确保政府和企业沟通渠道通畅

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简莉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负责人的代表。她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缺一不可,有形之手要和无形之手同时起作用,政企同向使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构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产师”。
简莉发现,如果政府和企业间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政策落实不到位,“政企联手、同向发力”就无法实现。
她举例,政企间的沟通方式多采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存在信息刷屏快、传递分散、流失率高等弊端,网站形同虚设,甚至有的还仅仅是靠打电话,有的部门由于企业联系人未接听电话就直接将企业拉入异常经营名单。
作为人大代表,她建议由市经信委等部门牵头,建设或向有实力的社会单位购买信息服务,打造一个统一的APP和云平台,把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颁布的政策统一录入这一平台,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把跟各企业相关的政策精准推送到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手机里。
同时,把政企沟通的渠道、企业办事的窗口、企业服务需要的服务商对接入口统一纳入这个APP和平台,真正实现政企之间高效沟通。还可以学习北上广等先进发达地区,把政府扶持企业的补贴政策放到这个统一的、可留痕可追溯的平台上,让每一笔扶持企业的资金都落到实处,此举还能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发生。
把企业获得政策、与政府对话、在职能部门办事、获得企业服务的窗口等融合到一个平台上,真正实现政企间高效、有效的沟通互联,从而有效推进企业高质量新发展。
关键词:减税
市人大代表杜平:税收减免尽快落地对民营企业是最大利好

平伟集团是一家以汽车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等为主的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在过去的2018年,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情况下,平伟集团经过了极为痛苦的调整期。
2018年11月9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召开重庆市民营企业座谈会,指出“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民营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企业老总”,这对公司董事长杜平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江北区委、区政府深入一线和企业一起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平伟集团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产品开发的创新,保持了集团销售收入与2017年基本持平。
“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已经前行了4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很幸福、很优秀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去年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党和政府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提出了对民营企业的帮助以及出台了政策,民营企业切实领会到了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关心。”
杜平建议,在现在的情况下,如果税收减免政策能尽快落地,还有养老保险的基数、缴费的比例也能尽快落地,这对民营企业制造业来说也是最大的利好。
文、图/重庆青年报记者陈美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