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保持“空杯”心态

日期:01-24  来源:重庆青年报

在新公司能更快获得领导和同事认可

无论你是自己跳槽还是学到的职场套路被人挖角到新公司,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到了新的公司该如何尽快适应环境,使工作走上正轨。因此,想要在新公司快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就要做到快速熟悉、找准定位、提升自己这三点。

快速熟悉团队结构

作为一个空降的新人,或多或少会感到老员工的一点排斥,但你可不能孤零零地干坐着,想要快速融入新公司,你就要学会主动出击,下面两个步骤,就是从构建同事关系开始,熟悉整个团队结构。

首先,领导引荐后再做二次介绍。想要加深新同事对你的印象,快速熟悉团队结构,最好的方法是,挑一个恰当的时机,亲自再去同事座位花上一分钟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这三类人是你首先要打好关系的:团队直属领导,部门内外的成员,以及提供后期支持的行政、财务等同事;公司核心领导、核心客户,以及同批入职的同事们;邻近办公桌的同事,前台、保安等日常会直接联系到的工作人员。

其次,通过一个人熟悉整个团队网络。第一个主动跟你打招呼或者邀请你一起吃饭的人,一定是团队里最活跃的人之一,赶紧以他/她为突破口,只要单独聊30分钟,就能熟悉整个团队的人脉网络。

这里还有两个小技巧,一是选择靠近过道的座位。心理学上有个“喜好原则”,即人们更倾向于对熟悉的人有合作意愿。坐在办公室的交通要道上比起一个隐秘的角落,会让新同事们对你的脸产生更多的印象。

二是不要一个人吃午饭。不管是一起点外卖还是一起去食堂、餐厅,都要厚着脸皮跟上大部队。在吃饭、闲聊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新同事们的喜好和特点,发现更多的共同话题。

找准自己的定位

以电视剧来比喻,为什么很多人在看《武林外传》时,总觉得新员工祝无双很难融入同福客栈这个团队?就是因为她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各个岗位上轮轴转,虽然工作能力出色,最后却吃力不讨好,反而被其他同事排挤。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员工,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最有效的方式是找到适合你的导师,他们能够帮助你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快速提升能力来适应新的职场环境。

那么,职场新人、中层、高层应该如何在新环境中找到导师呢?

首先,新人找对标。刚入职场的新人,在找到自己的定位之前,首先是建立职场人格。所谓职场人格,其实就是每个人在提出意见、解决问题、作出决策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如果你是新人,最快速找到职场人格的方法就是“对标学习”,对象就是你的上司、领导以及优秀的核心同事。

在会议上或者内部沟通群聊里,学会时刻观察和模仿,看看他们是如何与其他部门沟通,如何应对老板,如何对待其他部门同事的,特别是一些极端情况下(比如出现矛盾时),更要学习他们的处理方式。

其次,中层问老板。对于中层跳槽者来说,进入新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以空降兵的身份领导新团队。这时候,你最需要关注的不是下属,而是你的直属上级。多和领导沟通,反复确认他对你的工作期待。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和猎头交流,确定新公司对这个职位的要求和期待。朝着领导期待的方向去实践,是中层快速适应新团队的有效方法。

最后,高层拜大神。主动拜访一些业界大咖和专家。跳槽到新公司担任高管,你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了,要想在新团队中创造出新的成绩,你不妨找一些业界大神去求教,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去和他们发生链接,帮助你完成突破。

有本事的人最好融入

有一句话叫作“弱国无外交”,放在职场上也是一个道理。大部分人进入一个新的公司环境后,都会有一个冷板凳时期。除非你是业界大牛,自带光环效应。有能力是前提,能够快速把能力展现出来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

首先,做事不设边界。“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是我不该做的。”这是张一鸣在2016年对当年的应届生员工的告诫。“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正是用这样的工作方法,刚毕业的张一鸣打败了两个同期的清华计算机博士,成功转正。

其次,大方分享专业知识。大部分人跳槽的跨度都不会太大,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在新岗位上一定也是受用的法宝。主动组织并参与内部培训会,不要吝啬,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分享给同事们吧。借这个机会,既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展示,也能让公司小伙伴更好地认识你。

然后,每天抽五分钟回顾。写写工作进展、计划、思考和建议。也可以回顾自己一天下来做的事,养成总结和思考的习惯,最好发给领导和需要知道你工作进度的同事。让大家不断了解你,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走错方向,做正确的事永远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最后,定期约领导面谈。聊最近的工作进展、个人成长、遇到的问题或感受等。刚入职的第一个月可以一周谈一次,之后可以固定成每个月一次。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反馈,当被指出问题时,坦然面对,以赚到了的态度去改进问题。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技巧,还有就是保持“空杯心态”——即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内容,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一代宗师李小龙说过这样一句话: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空杯心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才能在新的战场上打响自己的第一枪。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廖楠实习生司逸楠据智联招聘等资料整理

从电视剧《知否》中学到的职场套路

随着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热播,六妹妹盛明兰收获了大量支持者,她小小年纪就懂得隐忍负重,看似是几个姐妹中最愚笨的,实际上却并不傻,不争不抢只是为了安身立命。

在职场上的我们,往往都是没家世背景、学历普通的平凡人,这部电视剧或许能给面临激烈竞争的职场人一些启发。

潜心学习

“女子无才便是德”,电视剧里盛老太太说这不过都是糊弄人的,凡是出身名门的女子,个个都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除此之外,还得弄些让人另眼相看的花样,像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这四艺,若是学好了,便连婆家都得高看两眼,所以盛家女子不但跟着老学究学知识、增长眼界和见识,还特意请来了宫里的老人孔嬷嬷教她们点茶、焚香、插花等手艺。

其中,四姐盛墨兰,自恃有才,又有父亲宠爱,处处抢风头;五姐盛如兰,因有着嫡女的身份,刁蛮任性,从不肯好好学。所以这两个姐姐,先天条件虽然优越,如明兰所说,她们一个有体面,一个有身份,但却失了后天的谦逊与刻苦,怎能学得好?聪慧的明兰,私下勤奋好学、肯钻研,这种“笨学生”实则文采斐然,韬光养晦。

低调处事

低调处事是很多年轻人都会忽略的品质,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被赏识,很快地晋升,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闪耀的光芒和快速的成功似乎才符合道理。

明兰自小因为爱出头,以至于屋内丫头小蝶姐姐遭他人算计,被逐出盛家,更惨的是,自己的生母卫小娘在临产时被林小娘陷害,一尸两命,难产而亡。临终卫小娘千叮万嘱:凡事都得忍,切不可再出风头,活着最大。

经过种种惨痛的教训,明兰才得以形成了“忍”的个性,谨言慎行,凡事不强出头。生活的环境不一定总按照你的安排,而在你不够强大时,低调是保护自己,还有让自己能够不断前行的合理正确选择。

在挫折中成长

明兰很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团结自己的联盟,读书时她会为教书先生做美味菜肴,获得减轻一点的抄书责罚,她也会帮着姐姐做女红,在某些事情上得到姐姐支持。一家子中,同气连枝才是重要的事情。

我们身处职场中,也如大宅院中一样,你无法孤身一人存活,所以,需要发现同盟伙伴,思想上有认同投契固然好,但也需要我们去经营,让别人发现你的好,并且成为支持你的伙伴。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当请来的教习嬷嬷把姐妹们拉到一起打手板责罚时,原本没错的明兰也平白挨了一顿打,可事后她却告诉自己的祖母,真正地从嬷嬷身上学到一课。遇事不急不躁,默默观察,即使碰到刺头儿类的人,也只是先默默看着,了解对方最薄弱的地方,然后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出击。并且把每条路准备充分,让人无法辩驳,无力反抗。

看似委屈、弱小、不争不抢的明兰一步步从自己的大家庭中拥有独立,拥有自己的光彩,也在无法改变的出身和环境中,赢得了自己的漂亮人生。或许,我们的职场之路也能够从中获得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廖楠实习生司逸楠据新浪看点、新浪微博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