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还记得垫江全城救助过的“脑瘤女孩”吗? 她获评了2018年“国家奖学金”

日期:01-17  来源:重庆青年报

“在大学里,我时刻提醒自己,悲惨的身世决不能成为失去信心、丧失动力的借口;也不能成为阻碍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绊脚石……”1月9日,在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2017-2018学年学生表彰大会上,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的李霞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决不能失去信心”“变得更加优秀”,这些铿锵有力的语句从这个21岁的瘦弱女孩口中说出,迸发出令人震惊的坚韧力量。

回望今天取得的荣誉,李霞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1997年,李霞出生于垫江县,因为身患脑疾,一出生便被父母抛弃,养父捡回后交由捡破烂的曾婆婆抚养,婆孙俩相依为命。

“一开始表现为右手抽搐,后来发展为每过十几分钟一次的全身抽搐……”2013年,已上高一的李霞确诊为脑囊肿,需要做开颅手术,手术风险大、费用高。

在垫江网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倾力帮助下,李霞顺利进行了手术。手术刚完成时,李霞的右手依旧不能动弹,只能用左手完成事情。她在术后坚持咬牙练习,日复一日地抓豆子和写字,终于让右手恢复到了与术前差不多的状态。

2016年,李霞不负众望,考入了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进入大学后,李霞没有将悲惨身世作为博取同情、坐等帮助的广告牌,而是凭借着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埋头苦干,发奋图强。

做完手术,记忆力大不如前,李霞就花比平常人多一倍的时间去学习,每天早出晚归,利用课余时间,李霞考取了初级会计证书;作为副班长,她不仅自身成绩优异,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始终在2016级会计专业429人中排名第一,还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帮助同学学习;在校期间,李霞先后2次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李霞还热衷志愿服务,传递爱心。李霞告诉记者,接下来,自己为专升本努力,争取考上一个好本科,成为有用之材,回报社会。

“李霞身世坎坷,命途多舛,但在爱心人士的关怀下,她自立自强、穷且益坚,在思想、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是新时代‘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大学生的典型楷模。”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戴晓伟告诉记者,李霞的先进事迹和坚韧品质,鼓舞了许多学子。

据统计,为进一步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2018年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计发放国家奖助学金619.15万元;评选表彰了“校长奖学金”等先进个人3600余人次,发放学院奖励资助共计255.41万元。

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为贫困生“送温暖活动”座谈暨捐赠活动,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年为1042人次建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完善学费减免手续,认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为更多像李霞一样的困境学子解除后顾之忧。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陈美西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供图

团渝北区委“河小青”青年志愿者:

“三条工作线”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近日,记者从共青团渝北区委获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聚焦“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十项行动计划”,充分调动“河小青”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的积极性,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年志愿者巡河制度常态化开展,团渝北区委精心组织,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多措并举切实开展“河小青”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政策优先,从战略高度把握工作“航线”

团渝北区委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河长工作,及时把握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对青年志愿河长的工作要求,明确规划,扎实推进整体工作。

一是落实文件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活动的通知〉》(全保领发〔2017〕4号)、《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委办发〔2017〕11号)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青年志愿河长工作。

二是落实行动计划。实施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大渝北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三是落实岗位职责。分段认领,落实到人,明确青年志愿河长职责,专人负责青年志愿河长工作,细化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用实际行动落实工作“战线”

团渝北区委积极探索青年志愿河长工作模式,抓重点,促协调,多措并举开展青年志愿河长活动。

一是完善青年志愿河长队伍。积极探索“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突击队”的“青年志愿河长”队伍模式。面向全区招募400余名青年志愿者担任“青年志愿河长”,建立与区、镇街、村居河长体系相对应的区、镇街、村居“青年志愿河长”队伍体系。组织发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青年志愿者加入队伍。

二是强化青年志愿河长队伍建设。开展青年志愿河长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引导青年志愿河长强化环保知识学习,提升青年志愿河长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与队伍齐行,完善河长队伍管理办法,健全青年志愿河长工作机制,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优、纪律严的专业队伍。

三是积极调动青年志愿河长积极性。实施“河小青”岗位创建行动,以“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创建活动为载体,鼓励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参与“河小青”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志愿者当好青年志愿河长“宣传员”“巡查员”“联络员”“监督员”,在所负责的河库坡岸地段,常态化开展河长制政策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低碳出行、垃圾分类、修旧利废等主题实践活动。

打造特色品牌,聚智慧创新优化工作“长线”

一是以节日为重点,积极推进巡河护河行动有序化。结合植树节、五四青年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开展集中性巡河护河行动20余场。

二是创新参与形式,积极推进巡河护河行动优质化。积极发动辖区居民充分利用生活空闲时间开展活动,将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其中,两路街道支持和引导青少年开展日常性的巡河护河活动,利用好上下学、上下班和出门游玩时间,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微行动”环保公益活动,增强居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是依托社区阵地,着力打造有亮点、有品牌的特色活动,积极推进巡河护河行动常态化,广泛动员辖区居民和大中小学生参与到守卫青山渝水行动之中,营造人人关注环保、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氛围。

团渝北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团区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进“河小青”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壮大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探索新路径、努力挖掘新平台、开拓新渠道拓宽服务群体,将活动的开展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打造更多有特色、树品牌的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陈美西团渝北区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