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糖尿病控制重在前期

日期:01-10  来源:重庆青年报

合理运动和健康饮食是关键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高发将是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8.1%。

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主因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糖尿病患者。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主要有两种,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一般发病年龄较轻,对胰岛素敏感,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一般发病年龄较大,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敏感性差,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伴随高血糖,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它增加了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最终导致截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失明的一主要病因,它是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损伤的结果,患糖尿病15年后,大约有2%的患者失明,10%左右的患者视力严重减退。糖尿病还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

此外,糖尿病性神经病所影响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达50%。虽然糖尿病性神经病会引发许多不同的问题,但常见症状还是麻刺感、疼痛、麻木或手脚酸软。

不良生活习惯是元凶

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4倍,而极度肥胖者则要高30倍,且腹部肥胖者较臀部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当然,有的人则很不解,一些体型正常甚至偏瘦的人,为什么也容易得糖尿病?

实际上,主要还是生活习惯的问题。

首先,很多人喜欢油炸、烟熏、高糖、高油、高盐等食物,暴饮暴食不规律。从过去的吃不饱,到现在的除了“吃得多”之外,“吃得好”“吃得精”也是造成糖尿病多发的重要原因。富足的生活来得太匆匆,而饥馑的记忆还留在身体里,一种慢性疾病的蔓延,是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很多人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劳心伤神、嗜欲伤精,导致人体气血不和、瘀毒积聚、代谢紊乱,使人体良好的内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糖尿病以及并发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现代文明疾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

其次,久坐不运动加上常熬夜。久坐族工作压力大,昼夜颠倒,身体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生活没规律,拮抗激素分泌不足胰岛也会慢慢出问题,从而引发糖代谢失调。此外,一些久坐族吃太多含高脂肪、高糖、高蛋白的食物,运动少,导致体内脂肪积聚,从而发展为糖尿病,有些有“将军肚”的年轻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易疲劳、烦躁等,但这些症状在青壮年中,都会被认为是劳累所至,很少有人注意这是糖尿病的先兆。

此外,很多人喜欢抽烟喝酒。吸烟会使人体的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最终导致下肢血管堵塞,而且烟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喝酒对肝脏伤害很大,酒精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反应,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脂肪肝,正是由于人体内糖元过多,无法通过肝脏及时分解,转化为脂肪淤积诱发糖尿病。酗酒会导致大脑丘脑下部区域炎症,进而干扰胰岛素受体信号,当细胞对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失去反应的时候,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IR),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可能导致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

当然,还有的人长期生活压力大,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房贷、车贷、生活费、孩子的学费,哪儿哪儿都要用钱!当人们长期面对压力时,精神过度紧张,会促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生长激素等大量分泌,造成体内内分泌代谢紊乱,甚至导致高血糖的出现,最后也有可能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呈年轻化趋势

其实,据调查统计显示,糖尿病群体正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早有专家指出,正是由于部分年轻人的不健康饮食、作息不规律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精神紧张,构成了致病的危险因素,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体重增加或肥胖,最终身患糖尿病。

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严重扰乱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因此,情绪和精神因素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更重要的是,大量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

不同于1型糖尿病大多在25岁以前发病并且伴有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水平低导致代谢紊乱,使得血液中血酮含量升高导致中毒),2型糖尿病的症状很不典型,最初的症状虽然种类很多,但是起病缓慢,症状较轻,起初的胰岛素水平也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大多是有了并发症之后才进行诊断或者体检发现。

目前的医学水平,还很难实现百分百的糖尿病诊断率,可惜的是,糖尿病其实是越早发现治疗费用越低,拖得越久,费用将会让普通人难以承担。

糖尿病早期筛查是最佳方式

发展至糖尿病之前,其实有一个机会可以阻止,那就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处于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发展至糖尿病患者的关键阶段。

糖尿病前期常分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分别单独存在也可共同存在,若同时兼有IFG和IGT者,未来进展为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因此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是判断未来糖尿病发病率的重要指标。

为了避免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控制血压和血脂,而控制达标的比例只有28.4%和34.1%,因为想要实现完备的糖尿病预防和护理机制,实在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糖尿病早期筛查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方式之一,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高达35%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正是最需要筛查的人群,尽快干预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既是为了自身健康,也能减少很大的经济压力。

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方式主要包括饮食和运动,饮食主要以限制热量、限制糖的摄入量为方法,同时增加纤维素的摄取。中国人在饮食结构和肥胖程度上与西方人差异巨大,因此没有适用于中国人的指南标准。中国人缺少自己的糖尿病饮食指南,比如欧美营养学家比较推荐的地中海饮食,虽说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太一样,不过至少可以做个参考。

地中海饮食通常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鱼、坚果及橄榄油,中量的乳制品,少量肉、加工肉,避免富含单糖食品。运动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改善方法,一方面减少脂肪的堆积,避免脂毒性和脂肪对于肝脏、肌肉、胰岛细胞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肌肉细胞对于胰岛素的响应,从而缓解糖尿病。国内外首选有氧运动,比如,大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餐后步行。

如果患了糖尿病,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避开治疗糖尿病的误区。正确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会诱发多种并发症。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运动和饮食的保守疗法,病情较重的最好按时定量服用降糖药物,维持血糖正常值,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增减药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也要注意用药期间饮食禁忌,服用药物期间尽量少吃甜食。也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值升高,但是要注意正确注射胰岛素,否则有可能会造成低血糖的风险,正确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值,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记住,合理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廖楠实习记者靳环宇据春雨医生、网易新闻、搜狐网等资料整理